全球能源危机对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
近一年来,全球能源市场震荡加剧,爆发了两轮能源危机。2021年冬季集中爆发的第一轮能源危机,主因是能源供需失衡。2022年2月下旬,俄乌冲突爆发与美西方对俄实施全面制裁引爆第二轮全球能源危机。在这两轮能源危机中,欧洲均处于风暴的中心。中国是最大的能源进口国,全球能源的供应短缺和价格飙涨势必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。
一、第一轮能源危机的发展过程及成因
第一轮全球能源危机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:
第一,欧洲率先爆发天然气短缺和电力供应危机。2021年5月至12月,欧洲TTF(即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,被视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)现货天然气价格在短短7个月中上涨了3.3倍。欧洲的电力系统高度依赖天然气发电,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电价急剧上升。
第二,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传递至亚洲液化气现货市场。随着液化气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占比持续上升,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,天然气现货市场价格关联性加强。
第三,天然气短缺迅速波及煤炭市场。煤炭是最容易替代天然气的能源。随着发电厂和供暖公司更多使用煤炭,煤炭的需求量和价格大幅上升。
第四,天然气和煤炭价格的飙升传递至石油市场。若以热值(发热量)为单位计算价格,天然气价格远高于原油。2021年10月,欧洲市场的天然气价格约为31美元/百万英热单位,换算成同等热值当量原油的价格达176美元/桶,为后者的2.2倍。
二、俄乌冲突引爆第二轮全球能源危机
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爆发冲突以来,全球能源市场遭遇第二轮危机。俄罗斯是能源超级大国,在全球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领域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欧洲高度依赖俄油气资源特别是管道天然气。美西方对俄全面制裁和西方企业抵制俄能源产品,以及俄欧在天然气贸易卢布结算上的对抗,显然会导致俄油气出口严重受阻和产能大幅下降,而OPEC(即石油输出国组织,又称“欧佩克”)的石油增产意愿不足,导致全球能源供应短缺矛盾急剧恶化,全球能源价格大幅飙涨。
国际原油价格从俄乌冲突前90多美元/桶一度飙升至130多美元/桶,目前仍在110美元/桶左右的高位波动;液化天然气价格一路飙升,欧洲TTF基准价格一度超过70美元/百万英热单位;国际煤炭价格升至300美元/吨,创历史新高。
三、对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
第一,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,导致中国的能源进口成本显著上升。中国的“富煤、贫油、少气”的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撑持续增长的庞大能源消费,整体对外能源依赖度略低于20%。2020年,中国是最大的石油、天然气和煤炭进口国,其对外依存度分别达73%、43%、10%。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,显然会显著加大中国的进口成本,压缩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。而且,能源成本上升会传递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,推高交通、制造和消费成本,加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。
第二,欧亚企业在液化天然气市场上的抢购竞争加剧,中国的天然气海外保供压力增大。俄欧在天然气贸易卢布结算上的对抗可能引爆欧洲天然气供应危机,改变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。若欧洲去俄天然气步伐过于激进或者俄对欧天然气断供,欧洲将会陷入天然气供应危机,欧洲油气贸易企业将会从卡塔尔、澳大利亚、美国和阿尔及利亚等主要产气国抢购液化天然气,也会高价转购日韩企业现有的液化天然气订单,这将会加剧欧亚之间争夺液化天然气现货的竞争,导致全球液化气供应极度短缺,引发全球天然气市场急剧震荡,并加大中国企业采购液化天然气的难度。
第三,俄罗斯能源行业存在较高的出口制裁风险,中国自俄罗斯的能源进口面临着美西方二级制裁的风险隐患。中俄在能源领域高度互补,双边能源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2020年,从俄原油、天然气、煤炭进口量占中国进口份额分别为15.4%、8.3%、15%,而俄对华原油、天然气、煤炭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%、5%、18%。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度高,且有进一步升高的态势。美西方升级对俄制裁势必使中国面临的二级制裁风险大幅上升,对国内能源供应安全产生重大的风险隐患。
四、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
第一,适当增加煤炭产量,缩减液化天然气采购规模,调控成品油出口。在当前全球能源供应不确定性风险高、价格大幅震荡特别是液化天然气价格过高的非常时期,中国的首要任务应是维护国内能源供应稳定。在油气满负荷生产的情形下,应充分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功能,增加国内煤炭产量,降低对外能源依赖度。鉴于目前液化天然气价格处于异常高位,国内能源企业应缩减购买规模或推迟签署新的采购合约。同时,适当管控汽油、柴油和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出口,保障国内石油产品供应。
第二,维持中俄能源贸易规模稳定,关注俄油气资产潜在投资机会,防范二级制裁风险。与巴西、土耳其、墨西哥、塞尔维亚和印度等立场近似的国家加强协调配合,抵御美西方要求我国选边站队的压力。
第三,逐步推进民生用能价格市场化改革,对贫困群体给予直接补贴。一是明确民生用能(天然气、煤炭和电力)保障的范围和责任。二是建立公开透明、市场化的能源价格定期动态调整机制。三是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给予直接用能补贴。
(作者:王永中,来源《时事资料手册》)
|